总政北太平庄宿舍大院子弟中冒出了两个拔尖人才:一个是《苦难辉煌》的作者、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一个是当代童话大王郑渊洁。金一南父亲金如柏少将,老红军,总政高等军事法院院长,母亲郑织文,高等军事法院办公室主任,河南开封人,出身于官宦门弟、书香世家,1939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六十年代,金一南家原先住东城小雅宝胡同,文革中金如柏被打成贺龙死党隔离审查,郑织文带着孩子搬进了总政北太平庄宿舍大院9号楼,和我们家同住一栋楼。他们家在一单元,我们家在五单元。在那段日子里,吴国苓曾与郑织文有段交往,多次去过她家,直到我们下到68军,郑织文还与吴国苓通讯联系。那时郑织文带着三个孩子,还有保姆共五口,挤住在北太平庄宿舍9号楼一套二居室的单元房里。可别小看这狭窄蜗居二居室,1973年的一天就是在这里五位老将军:秦基伟、廖汉生、黄新廷、李成芳、金如柏在这里聚会,庆祝他们大难不死,获得新生。那时,秦基伟、廖汉生、黄新廷、李成芳刚解放出来,连个家都没有,都住在总参招待所,只有金如柏可能因为郑织文的关系,才保留着这个难得的二居室。金家六个孩子,前三个生的是女儿,后三个生的是男孩,金一南是老五。大女儿金一平文革前就上哈军工,二女儿金一宏文革中在二炮学医,所以她俩在文革中没受到冲击。下边的弟妹们就没那么幸运了。69年总政机关孩子稍大些的都送部队当兵去了,金家孩子因父亲受贺龙牵连,连兵都当不成。三女儿金一涛下放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老四即大儿子金一明到陕西延安地区宜川县一个偏远的山村插队;老五金一南作为“可教育子女”分到一个街道小厂,当了一名烧阿司匹林药片瓶子的徒工。两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6个指头尖都被烫得发白。直到现在,他从蒸锅里端滚烫的饭碗,一点感觉也没有。那时,老六金一伟还上小学,呆在家里。直到1972年金如柏恢复工作,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才有机会当了兵。金一南开始在北京军区当通信兵,1984年,金如柏去世,组织上照顾,32岁的金一南被调回北京,分配到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
1998年,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切尔克特第一次到中国国防大学访问。校长邢世忠亲自召集会议,研究怎么接待这位美国将军。金一南也被叫来了。他当时的身份是图书馆情报室主任。会上,几乎所有的同志都在讲中美关系的原则和对于一些国际问题的表态口径等,金一南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别人都讲完了,邢校长环视会场,说:“喂,图书馆的金一南同志,你还有什么要说的?”金一南似乎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我想给大家补充几个材料。第一个是切尔克特近期在美军刊物上发表的几篇文章……”
校长一听就睁大了眼睛:“慢慢慢,你慢点讲!”
金一南不慌不忙,扬起手里的一页纸:“这是我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切尔克特近期发表的几篇文章,题目和观点都在上边。”随后,金一南给大家讲了切尔克特的经历:他当过美军陆军参谋长的发言人,不是一般的撰写文稿的角色,而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他在海湾战争时是美军参联会主席鲍威尔的作战处长;他是海湾战争期间最早知道下达战争命令的4个人之一——美国总统布什、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前线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还有一个就是切尔克特。举座大惊!最后,金一南居然还给大家提供了一幅从网上下载的切尔克特照片。此前,满屋子人连切尔克特长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校长摘下老花镜,很专注地上下打量一番金一南,最后说:“金一南,下午2点之前,你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我的办公室!”
那天,切尔克特来国防大学访问,刚进大厅,幻灯机“啪”就把他的肖像打在银幕上。切尔克特只看了一眼,就愣在那里——这说明,中国国防大学对他很了解。
接待切尔克特来访,让金一南沉寂多年的人生骤然出现一抹朝霞。一时间,好几个教研室都想把金一南调去,官司一直打到校领导那里。刚进国防大学到处没人要的金一南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这一年他46岁,被破格晋升国防大学副教授。

金一南只有初中学历,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才,正如他的自白:“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比别人执著!”他的专著《苦难辉煌》出版后出乎意料地火了。新闻出版总署推荐说:本书视野开阔、思路新颖、文笔生动,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资料,在许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独特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加深人们对中国革命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党员干部牢记革命先驱的不朽功绩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积极意义。《苦难辉煌》自出版以来已经连续印刷30次,印数突破百万册,然而市面上还是供不应求,甚至在当当网上都一书难求。 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最初并没有在报纸和媒体上宣传,写成之后也没有请名人或有身份的人写序,那么,这本书是怎么火爆起来的?

原来,金一南这本书的最先宣传者是他哥哥金一明。这本书没出版前叫《狂飙集》,金一明看后就觉得非常好,他当时在军训部当政治主任,搞政治工作,在该书出版后他马上买了60多本,送给周围的同志,大家都很欣赏,后来他又买了400多本,单位几乎每人一本。
社会上最早关注这本书的,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同志,应该说是曾庆红首先发现的。一天他在街上逛书店,看到这本书,就买了一本,觉得很好,然后又买了40多本送人,还给江泽民同志送了一本。江泽民同志看后说书写得好,就是字太小了,我拿着放大镜看,太费劲。
曾庆红于是约请金一南在一个饭店吃饭,金一南过去跟曾庆红没有直接交往过,当即感到很突然,不知曾庆红约他吃饭有什么事,当时金一南还正在开会,就说我到六点多钟才有时间,后来说让党史研究室的一个副主任来接他。金一南看无法推辞,就说不用接我,到时候我就去了。不料那个研究室副主任很早就来到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没有办法,只好让自己的司机在那里陪着,他当时还正在讲课。一直到下午六点多钟讲完课以后,他才到饭店去吃饭。去时还提了一个大箱子。
曾庆红同志说,你怎么还提了一个大箱子?金一南说:里面有我的军服,还有我的文件,我不敢放到车上。曾庆红同志在吃饭时,对金一南说,他是在书店里发现《苦难辉煌》的,看过以后,说他还要看第二遍,并传达了江泽民同志看过以后的意见。后来金一南就跟出版社商量出了大字本。
有一天,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也找金一南聊天,就聊这个《苦难辉煌》,问你怎么想到要写这本书的,聊了一上午。王岐山同志最后给金一南说,我下午有会,要不我真是不舍得你走,我以后还要找你。他说开国务会的时候,我买了30多本,每人送他们一本,让他们必须看。有一次,台湾蒋介石的孙子蒋孝严来国内访问,胡锦涛同志接见了他,王岐山同志当时也在,告别走的时候,王岐山同志送给他一本《苦难辉煌》,对他说:“你要是看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你们蒋家王朝为什么跑到台湾去了。”
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同志看了金一南的书,建议北京卫视把《苦难辉煌》拍成电视片,北京卫视于是找到金一南,把名字改为《走向辉煌》,拍了24集专题片,每个星期天在电视上播放1个小时。
金家有个从美国回来的亲戚,送了一张光盘给金一南的母亲郑织文,郑织文问这是什么?他说这是美国出的,金一南在美国的讲课。郑织文笑说道,我还用你送这个?那亲戚说:我要向你证实一下,让你看看,现在台湾也有很多。那天那亲戚说:《苦难辉煌》很少能够在网上买得到,他们在街上买不到,那天他在网上订购,说要订10本,但是当当网上只能订1本。
后来郑织文给金一南打了个电话,说你给出版社打个电话问问,怎么搞的?金一南把此事反映给出版社社长,那社长给他发了一个短信,说现在已经出了20多版了,发行早就超过50多万本了。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本书会这么火。
湖南省委书记打电话给金一南,说习近平同志买了很多你的书送给我们,我看了以后,觉得你必须到我们这来讲一次课,说说你为什么要写《苦难辉煌》!他说你要给宋平同志送一本,宋平同志要这个《苦难辉煌》,你把这个大字本送给他一套,金一南说可以。后来王岐山说:你要写上“宋平叔叔”,金一南说那样不合适吧?王岐山说你听我的没错,他知道你爸爸,他肯定比你爸爸年龄要小,你还是写上“宋平叔叔”,我去送给宋平。送书后不久,宋平还让秘书给金一南打了个电话,说感谢金一南写了这本书。
据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全党上下要把《苦难辉煌》作为一个学习的重点。
曾庆红同志已经让纪录片厂把《苦难辉煌》拍成记录片,据说大约要拍一年时间,拍摄组要到长征路上去拍摄。
2013年5月3日,12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终于在央视开播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直击当代人的心灵。它毋宁是悲壮对忘却有力的撞击,历史对现实沉重的叩问。那是一个热血喷张的时代,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崛起的时代!是什么让先辈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怀揣救国救民的思想?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缺衣少粮的困境下依然敢打敢拼,决不投降?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力挽狂澜,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从《苦难与辉煌》魅力记录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没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国防大学政委说:“这本书,看似讲过去,实则讲今天,看似问现在,实则问未来。”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匆忙、因为物欲、因为不信、因为太快太远,忘记了出发的初衷。望着先辈们远去的背影,看似苦难离我们远了,辉煌离我们近了,可如果我们堕落了,没了信仰,丢了百姓,回到苦难也许只是一夜间的事!